我们的节日——春节
2024年12月4日,中华民族传统佳节——“春节”申遗成功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。回望2024年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出重要阐述,他指出:“中华文化五千年,还要进一步挖掘,深入研究、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,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,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,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。”
为进一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,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,让广大师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,引导同学们认知传统、尊重传统、继承传统、弘扬传统,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力量。我校特组织并开展了“我们的节日—春节·元宵节”系列主题实践活动,并从即日起,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。
我们希望通过传统节日这一连接古今的纽带,为众多青少年呈现传统节日文化的饕餮盛宴,让同学们在品味传统节日意蕴的过程中,实现跨越历史、超越时代的价值共鸣,传承千百年来蕴藏在传统节日里的文化血脉。
我们的节日·春节之“祭灶”
农历十二月二十三,民间俗称“小年”,据说,每年的这天,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,让玉皇大帝赏罚,因此送灶时,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、清水、料豆、秣草(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)。祭灶时,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,涂在灶王爷的嘴上,这样,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。
小年是春节的前奏,也是我国传统节日。
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,也被称为谢灶、祭灶节、灶王节。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,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有所不同,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(民俗专家说,在古代,过小年有“官三民四船五”的传统,也就是说,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,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,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。像北方,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,受官气影响较重,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;相反,南方远离政治中心,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;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,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,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,“无论是哪天过小年,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”。)(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,正月十五为大年,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)。
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。
小年吃什么
俗话说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,过小年时,家家户户都会买糖瓜、关东糖、麻糖等供奉,意在祈求灶王爷嘴甜些,上天言好事。以此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灶糖是一种麦芽糖,粘性很大,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"关东糖",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"糖瓜"。冬天把它放在屋外,因为天气严寒,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,吃起来脆甜香酥,别有风味。
我校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,留下了一张张和家人欢乐团聚的身影。
北方人在小年,很多家庭会选择包饺子,吃饺子。因为饺子形状类似元宝,寓意着财富和财运,象征着家庭成员的团圆和和谐,同时也表达了家人坐在一起共度佳节的温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。
文化需要传承,温暖需要传递。通过小年传统民俗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,不仅让同学们再次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让同学们在家庭喜庆的氛围中感悟亲情的美好,体验劳动的快乐。
同学们,让我们了解民间习俗,弘扬中华传统春节文化,在期盼和展望中,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吧。
新乡经开区第一初级中学 地址:河南省新乡经开区花园路与永安街交叉口 邮编:453000 电话:0373-3683337
公众号
视频号
抖音号
官方微信